中國成人慢性腎病的發病率為10.8%,老年人是高發人群。防治腎病,建議做好“二查三管理”。 每年要查血和尿 很多患者不疼不癢不腫,認為腎病不會找上門,結果體檢發現已是中晚期腎病。不是說“腎病都會全身浮腫”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 事實上,能通過腳腫、尿中有泡沫等明顯癥狀發現腎臟病的患者只占小部分,大多數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。比如高磷血癥早期癥狀不明顯,易被忽視,但血磷升高會加速腎功能衰竭,是慢性腎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;早期糖尿病腎病也幾乎無癥狀,僅表現為尿的微量白蛋白增多。 慢性腎病一般分五期,一期到三期往往沒癥狀。建議大家不要盲目相信癥狀和感覺,規律體檢是篩查早期腎病最好的方式。只要每年體檢查查血和尿,就能篩查出血尿、蛋白尿等腎病最常見的異常指標。如合并“三高”、吸煙、肥胖等高危因素者,建議每半年至一年做尿常規、血常規、腎功能、尿蛋白肌酐比檢查。 做好3個自我管理 預防腎病,自我管理很重要。除戒煙限酒、不熬夜、適當運動、合理膳食、保持好心態外,還有3個管理要做好。 管好慢?。骸叭摺辈∪司蛹冶O測血壓、血糖等,養成記錄監測數據和用藥的習慣,保護心、腦、腎等靶器官。 管住嘴:慢性腎病患者要遵醫囑控制飲食種類和蛋白質的攝入量。 管住入量和出量:在水腫階段的腎病患者及透析患者要做好24小時的入量和出量管理,包括飲食、湯水及尿量登記,避免因入大于出引起心衰,或因出大于入而引起心、腦、腎的供血不足。 |